过刊目录

  • 2020年, 4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10
      

  • 全选
    |
  • 马艳, 李俊, 王琳
    2020, 43(1): 3-2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饱受国外媒体所谓"新殖民主义"的质疑和责难,亟待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基本逻辑,构建了"逆不平等性"数理模型,并利用动态数值模拟以及2001-2016年中国与世界122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数据,考察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缩小国际不平等性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的本质是抵抗、限制和约束超额剩余价值在全球各国之间不平等的转移,即逆不平等性过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技术和制度双重维度的逆不平等性,是缓解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加剧的重要举措,而非推行新殖民主义。
  • 王晋斌, 刘璐, 邹静娴
    2020, 43(1): 23-46.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的汇率制度研究表明,灵活的汇率制度会对一国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而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这一负面影响。本文在两方面对此研究进行了拓展:一是在原有单一要素(劳动力)模型基础上引入了资本和要素密集度概念;二是拓宽了金融发展的内涵,金融发展不再局限于企业融资约束的放松,也包含宏观层面资本密集度的提升。本文发现:从放松企业融资约束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灵活的汇率制度对劳动生产率进步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由资本深化导致的宏观层面资本密集度提升将放大灵活的汇率制度给劳动生产率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具有多个维度,不同定义下的金融发展对汇率制度选择有着不同的启示。
  • 彭俞超, 何山
    2020, 43(1): 47-69.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8年中国出台资管新规后,影子银行活动受抑制,经济虽"脱虚"但未"向实"。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融资约束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研究影子银行限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子银行限制政策一方面导致资本总量下降,减弱了宽松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刺激效果;另一方面使资本向高效率企业集中,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资管新规虽然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但"一步到位"的监管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成本。因此,政府应当"堵疏结合",在限制影子银行的同时,疏通货币政策影响中小和民营企业的传导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胡海峰, 窦斌, 王爱萍
    2020, 43(1): 70-96.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之辩归根结底在于探索金融和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路径。本文围绕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与其生产效率的关系展开研究,客观地探讨了企业金融化的经济效应以及潜在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与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适度金融化能够助推企业生产效率改进,而过度金融化阻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中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最优投资比重为13.1%,只有将企业金融化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规范金融投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苗翠芬, 崔凡, 吴伟华
    2020, 43(1): 97-121.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和社会网络,特别是移民网络,在克服国际贸易非正式壁垒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移民网络促进了国际贸易中的正式和非正式关联,并进一步形成了相互关联的国际网络。本文从移民网络角度考察了影响离岸服务外包的因素,研究发现:移民网络有助于降低监管政策差异引致的固定成本,同时提高怀旧交易的可能性,产生需求偏好机制;静态和动态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均表明移民网络与服务外包承接规模显著正相关;除GDP和地理距离等传统因素外,移民网络和其他控制变量解释了总体方差的11%,其中有33%-68%由移民网络解释。
  • 殷红, 张龙, 叶祥松
    2020, 43(1): 122-14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方法和带有时变参数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TFP)间的动态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工业结构技术化及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TFP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TFP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从时变效应来看,不同经济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对TFP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TFP提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冲击效应存在时变性,近年来TFP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另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工业结构技术化调整更有利于TFP提高,而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TFP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仍有待提升。
  • 毛其淋, 方森辉
    2020, 43(1): 143-169.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资管制放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外资进入自由化对本土企业生产率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溢出效应,不过两类外资进入政策调整的负向溢出效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外资进入自由化越倾向于促进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外资进入自由化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总体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就业资源再配置效率改善和低效率企业退出是外资进入自由化促进制造业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外资进入的经济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引资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 张夏, 汪亚楠, 施炳展
    2020, 43(1): 170-19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研究事实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上,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生产率阈值,低效率企业涌入使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但企业生产率提升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能缓解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阻碍,固定汇率制度不再对高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阻碍作用。企业产品细分层面数据的机制验证发现,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达到固定汇率制度不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所要求的生产率阈值。因此,事实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生产率才是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