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十九大研究专题
  • 十九大研究专题
    徐现祥, 李书娟, 王贤彬, 毕青苗
    2018, 41(10): 3-25.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一直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党的十九大将经济增长目标转向经济发展质量。基于此,本文尝试考察经济增长速度目标与发展质量目标的权衡。在理论上,本文证明当政府的政策工具是要素投入时,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发展质量负相关,经济增长目标侵蚀经济发展质量;当政策工具是技术进步时,二者正相关,可以同时提高。在经验分析上,本文采用2000-2012年的省区增长速度目标数据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将下降约1个百分点。这些发现支持当政策工具是要素投入时增长目标"侵蚀"发展质量的理论预测,亦揭示了中央政府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将政策工具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终结中国经济崩溃论。
  • 高翔, 刘啟仁, 黄建忠
    2018, 41(10): 26-50.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且企业异质性特征显著。此外,要素市场扭曲造成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上升的"相对价格效应"大于其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成本加成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从要素市场扭曲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的事实与机制。
  • 毛锐, 刘楠楠, 刘蓉
    2018, 41(10): 51-74.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政府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从而出现基建投资、M2大幅增加但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摩擦、预算软约束、政府投资等要素的DSGE模型,试图从地方债务和税收两种融资方式差异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结果显示:在存在金融摩擦的条件下,地方债务融资支出相较于税收会紧缩金融信贷,挤出私人投资,导致投资效力减弱,并引致金融风险;预算软约束会降低政府瞬时和累积支出乘数,乘数效应的变化幅度与金融摩擦程度正相关;经济下行期间,税收融资支出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明显,但地方债务融资支出提振经济仅具有短期效应,长期则会加速经济下行。
  • 顾海峰, 杨立翔
    2018, 41(10): 75-100.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2007-2016年107家中资银行年度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表现为边际递增的单门限效应,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风险承担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反应越敏感;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存在功能性差异,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与支付清算功能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风险管理与资源配置功能的影响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调控差异显著,同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数量型工具产生加剧效应,价格型工具发挥抑制作用,且数量型工具调控力度更强;银行风险承担的顺周期特征显著,在支付清算功能主导下更易受经济增长驱动,在资源配置功能主导下更易受货币政策影响。
  • 邵朝对, 苏丹妮, 包群
    2018, 41(10): 101-125.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撤县设区在中国地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中尤为频繁,其增长绩效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基于中国1998-2008年的撤县设区改革,采用倍差法考察撤县设区的经济增长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撤并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增长轨迹。尤其重要的是,机制检验表明撤县设区主要通过地方政府经营土地,吸引大量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引起企业数量扩张,进而带动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快速积累获得短期经济增长,也造成了撤并城市生产效率下降和资源错配加剧。本文研究证实,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化改革方案,撤县设区的作用仍然依赖于要素扩张这一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对城市增长效率的改善作用较为有限。
  • 韩立彬, 陆铭
    2018, 41(10): 126-149.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以来,中国的房价经历了快速上涨。本文从土地的空间配置政策视角出发,研究了2003年后土地供给倾向中西部的政策转变对城市房价上涨的影响。我们发现,2003年以后土地供给相对受限制的城市以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大城市为主,而这些城市恰恰是人口流入地。2004-2013年,与土地供给相对放松的城市相比,土地供给相对收紧城市的房价平均要高10.6%,而且仅仅在土地供给相对收紧的城市出现了房价-工资比率的上升。本研究表明,当前不同城市之间房价的分化,根源在于土地供给在空间上与土地需求不匹配。未来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应该侧重增加住房需求较大地区的土地供给,减少土地供给在空间上的扭曲。
  • 王丽莉, 乔雪
    2018, 41(10): 150-169.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沿用经典的代际交叠模型,将个体生育和退休决策内生化,分析放开"一孩"和延迟退休政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与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吻合,模型中家庭内部进行的收入转移仍是养老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子女的生育决策类似于一种投资行为。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政策对生育决策的影响取决于子女在消费品和投资品属性上的强弱,而放开一孩政策使人们愿意提早退休。此外,基于中国经济校准后的动态模拟结果显示,相对于完全放开生育控制,实行"二孩"政策会降低生育的收敛速度,生育成本上升会显著降低居民的生育意愿,延迟退休也会部分抵消放开一孩的政策效果,从而制约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
  • 尹志锋
    2018, 41(10): 170-19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考察专利诉讼经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从诉讼发起人角度区分起诉、被诉;从诉讼结果角度区分作为原告且胜诉和被告且败诉;从诉讼赔偿方式角度区分法定赔偿、非法定赔偿,并结合赔偿金额大小,考察了诉讼经历对涉诉企业研发投入决策、专利维持决策、知识产权机构设置及专利管理经费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诉讼经历能够有效激励涉诉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持有更多有效专利,并促使企业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投入更多资金进行专利管理运营。相较而言,专利诉讼经历对企业专利持有结构(发明专利占比)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本文还从克服双向因果关系、诉讼经历效果的异质性等维度进行拓展分析,发现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