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4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10
      

  • 全选
    |
  • 李宏瑾
    2018, 41(1): 3-28.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自然利率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长期性停滞和持续低利率的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理论分析表明,自然利率是潜在产出增速的先行指标,决定着未来潜在产出增速的变化。在对技术进步、人口及其他决定自然利率和潜在产出增速因素正反两方面观点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有关长期性停滞的讨论本质上仍属于短期波动分析,主要讨论影响短期周期的因素是否具有长期的趋势性特征。政策偏误及其导致的结构性扭曲对经济增长和利率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并进行深刻的结构性改革,经济才能够重新恢复强劲复苏并进入稳态增长路径,顺利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这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 王曦, 陈中飞
    2018, 41(1): 29-51.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长期停滞问题成为热点,然而对其成因仍有颇多争议。有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关于长期停滞的现有研究,发现实际利率高于均衡利率是理解长期停滞的关键点。然后本文区分供给侧和需求侧因素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计量模型,使用23个发达国家1960-2014年的数据,对实际利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长期停滞的成因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长期内实际利率水平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口因素、技术因素、产出缺口均是影响实际利率的重要原因,内部债务占GDP比重也与实际利率紧密相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实际利率走高,此时即便名义利率被调控为零或负,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下亦难以使得实际利率趋近均衡利率,从而导致长期停滞。当前中国相关因素也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我们理应有所警惕。
  • 陈斌开, 伏霖
    2018, 41(1): 52-77.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停滞是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威胁。主流经济增长理论难以解释很多发展中经济体出现的长期经济停滞现象,本文从政府发展战略视角研究了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停滞的原因。政府主导的赶超战略不仅会因为产业结构不符合发展中经济体比较优势造成生产效率损失,还会扭曲制度结构进而导致经济停滞。在细致识别发展中经济体不同发展阶段(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的基础上,本文以技术选择指数作为发展战略的度量指标,经验分析了政府发展战略与经济停滞的关系。我们发现,实施赶超战略的经济体,发生经济停滞的可能性更大,经济增长率也更低。这不仅为比较优势发展理论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发展中经济体发展战略选择提供了学术基础。
  • 刘啟仁, 黄建忠
    2018, 41(1): 78-100.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可变加成率"模型探讨税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政策选择。结果表明,面对税负的增加,企业会通过抬升加成率进行税负转嫁,导致其要素边际产出偏离社会最优水平。企业间的税负不公平又会造成行业内的加成率离散度增大,导致行业内高加成率企业的资源利用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低加成率企业产量高于最优水平。但是,生产率越高的企业税负转嫁越少,生产率提升有助于降低税负扭曲。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分析支持了以上理论结论。培育企业生产率并保证税负公平,从而减小税负转嫁和加成率离散度,是保持税收可持续性和降低税负资源配置扭曲的基本政策选择。
  • 白重恩, 冀东星
    2018, 41(1): 101-12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中国1998-2007年间大规模建设的国道主干线对出口的影响,我们基于地理特征构建施工成本最低的公路网络,以此作为实际公路路线的工具变量,解决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与国道主干线连接的地区、与国道主干线距离近的地区有更高的出口额增长率。我们估算了1998和2008年各地区到重要港口的交通成本,发现交通成本下降越多的地区,出口额增长率越高。进一步分析表明,以上效应具有异质性:出口产品的重量价值比越高的地区,受国道主干线影响越大;地势崎岖的地区,受国道主干线影响较小。
  • 张永亮, 邹宗森
    2018, 41(1): 123-147.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1995-2014年的进口数据,通过构建嵌套Logit模型从种类和质量两个方面将传统价格指数修正为精确价格指数,进一步推导并估计产品质量,分析了进口贸易中的福利收益。研究发现:进口种类及产品质量对贸易福利的影响与传统价格指数的作用相反,进口种类多样化对中国贸易福利的改进呈波动上升趋势,20年间由于进口产品种类的增长,最终精确价格指数平均逐年向下调整约0.2%,累积下降约6%;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年由于进口产品质量升级而获得的福利相当于GDP的1.24%,产品质量与进口种类改变带来大体等价的贸易福利,二者都是分析进口福利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 刘贯春, 张军, 刘媛媛
    2018, 41(1): 148-173.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宏观经济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金融资产持有份额上升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而金融渠道获利增加显著推升了企业杠杆率,且上述效应主要体现于短期负债。同时,在经济增长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被弱化。本文结论表明,金融资产持有份额扮演着"蓄水池"动机,但金融渠道获利刻画的"金融化"特征反而会加剧企业杠杆率。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杠杆"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企业对金融渠道获利的过度依赖,企业对高杠杆的路径依赖将不利于宏观层面的去杠杆。
  • 冯净冰, 陈钊
    2018, 41(1): 174-19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市场化背景下报纸报道的经济动机。本文基于530份报纸对172起国产乘用车召回事件的报道数据研究发现,与机关报相比,市场化导向的非机关报会更积极报道汽车召回事件,尤其是对非本省汽车召回事件的报道。本文进一步收集了汽车厂商在61份纸媒上的广告投入信息,以此衡量汽车厂商在各报纸受众群体中的潜在需求。当非本省汽车发生召回时,非机关报的报道数量与非本省汽车厂商的广告投入显著正相关;而当发生本省汽车召回时,报纸报道与本省汽车的广告投入没有显著相关性,这反映了报纸对本地汽车厂商的保护。市场化导向的非机关报由于有较强的经济动机,其报道受到市场需求和广告收入的影响。本文为新兴的媒体偏误研究提供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证据,有助于我们从媒体报道的角度对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