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4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5-10
      

  • 全选
    |
  • 孟捷
    2017, 0(5): 3-23.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的讨论,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解释国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单位时间净产出可以分解为净产出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净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净产出价值的增长。依照本文的观点,与生产率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并不能同时遍及所有企业和部门,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就越显著;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一旦消失,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也就不再发挥作用。对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条件的分析,为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创造了可能性。
  • 郑东雅, 皮建才
    2017, 0(5): 24-48.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8-2007年对中国来说是比较特殊的阶段,连续数年经济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现有文献认为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要素(特别是资本)的贡献,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少。通过考察提高资本边际产出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本文认为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是由资本从轻工业转移到重工业带来的。从理论研究来看,提高资本边际产出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会加快投资增长、降低消费占比以及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从经验研究来看,仅考虑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根据校准的参数进行模拟的人均产出增长率路径和中国的实际路径平均拟合度为75%。这意味着1998-2007年中国存在资本偏向型经济增长。
  • 吴国鼎
    2017, 0(5): 49-7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了2000-2006年企业净有效汇率、出口有效汇率、进口有效汇率以及加总有效汇率,从总体关系、作用渠道以及企业异质性等方面考察了企业有效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企业净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利润有负向影响;从汇率变动影响企业利润的渠道来看,企业出口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利润有负向影响,企业进口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利润有正向影响;区分企业类型后,企业净有效汇率上升对不同贸易类型、不同利润率水平以及不同出口产品种类企业利润的影响都有所不同。
  •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2017, 0(5): 73-97.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能利用率。
  • 李政, 梁琪, 卜林
    2017, 0(5): 98-123.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滚动协整迹检验对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信息溢出和价格发现理论,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个方面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一体化联系具有较强的时变性,且境内外即期市场的一体化水平高于远期市场。在价格与波动两个层面,在岸市场从总体上拥有即期定价权,离岸市场掌握远期定价权,且相比价格层面,在岸离岸市场在波动层面的联系更为密切,波动风险比价格信息更易于传导。动态结果进一步显示,2016年3月以来,离岸市场正在逐步掌握即期定价权,即期定价权存在旁落境外的风险;虽然离岸市场从总体上掌握远期定价权,但在央行外汇市场干预强化的时期,在岸市场仍享有远期定价权。
  • 吴红军, 刘啟仁, 吴世农
    2017, 0(5): 124-147.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2009-2013年中国污染行业所有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公司披露环保信息对融资约束的作用。结果发现:公司提高环保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作用在公司财务透明度低的情况下更显著,表明环保信息披露对财务信息披露具有补充作用。在考虑遗漏变量问题、变换环保披露水平和融资约束测度方式、采用工具变量和差分GMM方法估计等不同角度分析后,结论仍稳健。本文为分析“社会政治理论”与“经济披露理论”之间的争论提供了证据,丰富了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领域的文献。
  • 杨子晖, 田磊
    2017, 0(5): 148-17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前沿的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1991-2011年中国各省的外商投资(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以对“污染天堂”与“污染光环”假说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经济开放度、环境监管强度、资本密集度等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天堂假说只在中国部分省份成立。利用动态滚动窗口面板分析等方法对两者关系潜在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当地环境恶化的压力也将随之增加;以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为主要形式的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污染排放技术的改进,从而降低了FDI污染系数。此外,各地区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强将对FDI的污染排放行为产生抑制效果,而环保投资比例对污染系数不具有显著影响。
  • 陈昊, 赵春明, 杨立强
    2017, 0(5): 173-19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倾向卡尺近邻的马氏距离匹配法,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反事实干预,并构建probit模型评估户籍所在地转换难度对收入净差距产生的影响。我们从收入补偿角度解释了普遍存在的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之谜”,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外地户籍将带来58.64%的收入溢价。户籍转换概率每提高1%,户籍所在地带来的收入差距将降低4%,证明反向歧视的原因是收入补偿。反向歧视的存在和收入补偿解释的合理性并不因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和城市规模不同而改变,但本地农业户籍和低学历劳动力明显受到更为严重的户籍所在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