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曹国强, 谢建国, 廖陈成
    2024, 47(6): 3-35.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新时代具有国际公共产品属性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能否破解全球和平赤字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9年乌普萨拉冲突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国内部冲突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抑制了参与国内部冲突,并且随着一国参与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会边际递增。究其原因,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改善了参与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民生状况,从而提高了民众参与冲突的机会成本,缓和了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稳定了国内局势。另一方面,倡议秉持的“共商”理念得到了广泛实践和深入内化,使得参与国的协商民主水平显著提升,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分歧,国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冲突随之明显减少。此外,“一带一路”倡议释放的和平效应在冲突规模、合作内容、参与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美国政治关系等维度表现出较大异质性。本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平台,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强大动力和牢固纽带。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赵春明, 钟晓欢, 班元浩
    2024, 47(6): 36-64.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扩大进口是对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但由此产生的竞争效应可能会影响企业避税动机,进而侵蚀国家税基。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依托进口关税调整冲击识别了进口竞争与企业避税行为间的因果关联。研究发现:日渐激烈的进口竞争会显著加剧企业避税程度,原因在于进口竞争挤出本土企业利润,凸显落后企业的竞争劣势,迫使其通过避税进行代偿或维持生存。进口竞争加剧下的企业避税并非偶然性的短期现象,主要源自避税资本市场溢价效应的强化性反馈。当进口竞争持续加剧时,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减税降费有助于提升企业纳税遵从,但后者发挥的是输血而非造血功能。本文丰富了企业避税外部动因的相关研究,从纳税视角深化了对中国扩大进口下贸易利得的辩证理解,为协同推进税收治理和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决策参考。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余振, 李元琨, 李汛
    2024, 47(6): 65-94.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研究关税变化对中国创新发展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这一外部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外部关税冲击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和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文本分析和Word2vec机器学习技术,测度了企业家注意力配置,借此进一步分析了外部负向关税冲击影响企业创新的传导机制。结果发现:外部负向关税冲击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企业家注意力内容配置和注意力时间配置是产生以上影响的两个渠道;政府增加R&D补贴、媒体和分析师减少关注、具有抗压能力强特质的企业家,均可以缓解外部关税冲击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本文结论意味着要为企业家确立良好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缓解外部关税压力,进而使其在自主创新中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杨子晖, 王姝黛, 孙琳
    2024, 47(6): 95-123.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欧美银行接连爆发风险事件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行业布局与风险防范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中国38家上市商业银行、52家资本市场服务机构的行业布局展开测度,并结合极值理论对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行业布局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高金融暴露、高房地产暴露的行业布局时,将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金融机构能够通过专业化布局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完善中国金融机构的行业布局与风险监管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曾艺, 周小昶, 冯晨
    2024, 47(6): 124-148.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深化企业专业化分工是塑造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关系的基础,增值税税收中性的实现有助于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本文借助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基于上市企业集团母公司财务信息,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增值税税收中性对企业专业化的影响。本文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推动企业分离后向业务,使企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该政策的作用机制在于改善企业资金状况、减少增值税留抵给企业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增进与外部市场的交易往来。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的增值税进销项税率差异较大、融资约束较强、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时,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专业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林鹏昇, 李硕
    2024, 47(6): 149-175.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是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两种方式,关于两者孰优孰劣的讨论尚无定论。本文以中国气候政策的碳减排效果为例,在事件分析法的框架下比较低碳省市试点(行政手段)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市场机制)的碳减排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市试点通过抑制产出而实现了总量减排目标,但是并未降低碳排放强度;碳交易试点在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同时,扩大了经济产出,最终使碳排放总量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省市试点碳排放量的降低主要源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碳交易试点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在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在中国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为未来的气候政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易苗, 刘朋春, 郭白滢
    2024, 47(6): 176-200.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机器换人”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加总数据,基于对省份-行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的均值-协方差分解,从企业规模分化视角考察工业机器人进口应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不仅降低了平均的劳动收入份额,而且加剧了省份-行业内“企业规模越大、劳动收入份额越低”的负向结构效应,进而降低了总体加权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机器人除了通过促进资本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规模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外,还会引致规模分化效应带来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本文为机器人应用带来的企业间劳动收入份额结构性变化提供了新证据,并为更好地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
    刘毓芸, 严翠欣, 陈强远
    2024, 47(6): 201-224.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资本空间配置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国长期存在资本市场分割问题。已有研究将其归因于制度性成本,本文则从方言视角考察信息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间方言距离显著阻碍了资本空间配置,该作用不仅局限于上市企业,也影响一般企业。其影响机制为方言距离不利于跨地区社交网络建立,削弱了跨地区社会信任和互助,提高了企业异地投资的信息成本。此外,营商环境改善并不能在短期内克服方言带来的信息壁垒,但文化上的包容可缓解这一影响。本文揭示了在中国制度环境不断完善过程中,发扬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以打破地区间要素配置隐性壁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