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蒋为, 倪诗程, 彭淼
    2024, 47(5): 3-33.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数字企业的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从柔性生产视角深入探索了数字企业赋能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策略优化的理论机制。我们采用2000-2016年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构建模型检验了数字接近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策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企业间接近度的提升不仅扩张了其出口产品范围,还显著提升了其出口偏度,在改善企业内资源配置的同时丰富了其出口产品范围,实现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策略在效率与多样性上的共同提升。此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接近度的柔性生产效应不仅直接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还间接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最终驱动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策略的优化。
  • 谢婷婷
    2024, 47(5): 34-63.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构建了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逻辑条件,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人均GDP和植被覆盖率。机制分析表明,空间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和中央转移支付是推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重要路径。该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的机会成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成本和中央转移支付的补偿效果综合决定。总之,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县域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寻找交集,探寻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 夏勇, 钟茂初, 寇冬雪
    2024, 47(5): 64-95.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分期分批次渐进推行的典型事实,手动匹配2007-2018年全国148个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点数据与县域经济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剖析了试点对受偿地区所获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点通过增加就业数量和改善就业结构助力居民增收并促进共同富裕,但试点效果因政策选择偏向而呈现出单向生态补偿“益乡不益城”、双向生态补偿“益乡更益城”、纵向生态补偿“益城不益乡”的特征。在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纵向转单向生态补偿的政策效果由初始的“益城不益乡”恶化为“既不益乡也不益城”,但纵向转双向生态补偿和单向转双向生态补偿两项政策变迁均由既有效果转变为“益乡更益城”效果。
  • 高瑜, 李响, 李俊青
    2024, 47(5): 96-122.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引导创新方向聚焦具有重大战略价值、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这对中国经济启动新一轮高速增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在竞争均衡下创新方向扭曲的潜在机制,并探究任务导向型创新政策在纠正创新无效率、引导创新方向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研发时间以及专利竞争方面的外部性会使竞争均衡的创新方向偏离社会最优,而任务导向型创新政策通过促进研发合作和提升创新预期收益,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方向转向社会最优,但政策效果受限于知识和技术的可用性。本文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出台的任务导向型创新政策为自然实验,使用细分技术类别层面的专利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拓展分析表明该政策对科研机构影响最大,企业次之,且政策改变了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本研究为中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促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发展与突破提供了有益启示。
  • 齐鹰飞, 王毓媛, 李苑菲
    2024, 47(5): 123-150.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高校划转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高校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中国高等教育择优支持策略对高校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择优支持策略提高了重点建设高校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提升了其技术创新原创度和通用度。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是择优支持促进重点建设高校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受支持高校能够借此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人员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择优支持策略对与地方技术结构相近高校的影响相对较弱,财政性研发资助能增进择优支持对重点建设高校发明专利占比的影响。本研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政策如何重置教育资源并影响高校技术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 陆瑶, 武家和
    2024, 47(5): 151-177.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理论分析了企业上市对地区行业的溢出性影响,企业上市会传递信息,降低新企业进入面临的不确定性,激励新企业进入市场。更强的市场竞争会加快部分存续企业出清。利用中国工商注册企业和A股上市企业信息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区行业中首次企业上市会增加本地区同行业的新注册与注销企业数量,创新强度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受到企业上市的负向冲击,从而退出市场。当上市后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关注分析师越多、研究报告越多时,首次企业上市的积极影响越强,存在信息传递机制。同时,这一促进效应在市场发展水平更高、信息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中更大,在信息透明度更高的行业中更大。本文有助于揭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作用。
  • 吴育辉, 张腾, 唐浩博, 张榕杰
    2024, 47(5): 178-202.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在市场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行政监管对于规范评级机构执业行为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8年大公国际被监管部门处罚这一事件,探究监管处罚对其他评级机构评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该处罚事件公布后,其他评级机构显著提升了评级的谨慎程度,表现为主体及债项评级下调的概率增加,评级结果对企业预期违约风险与债券信用利差的解释力度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处罚影响的时效性集中在中短期。同时,处罚事件之后,评级机构针对违约债券的评级波动性降低,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降低。对新发行债券而言,首次信用评级的投资者认可度提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监管机构的处罚措施发挥了较好的威慑效果,体现出了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的积极意义。
  • 余毅翔, 郭萌萌
    2024, 47(5): 203-232.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异地商会信息和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异地商会对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显著促进了劳动力跨省流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流动成本、打破资源垄断、提升社会接纳水平和弥补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并且,异地商会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作用更大,能够帮助流动人口就业和创业,对不同产业的流动人口具有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打破劳动力市场流动壁垒、完善就业促进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