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0年, 4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0-10-10
      

  • 全选
    |
  • 李小帆, 蒋灵多
    2020, 43(10): 3-27.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西部地区逐渐走向开放的前沿。本文首先采用简约式估计方法,利用双重和三重差分法证实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西部关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尤其体现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上。其次,进一步采用结构式估计方法,构建允许国内外贸易和劳动者迁移的空间经济模型,并在地级市层面估计模型参数。校准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中国各地对外贸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的反事实研究表明,由于相对降低中西部地区的外贸成本,"一带一路"建设大幅促进了中西部开放,进而使中国总出口、实际GDP以及社会福利分别增加了3.397%、0.397%以及0.142%,并且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改善更加明显,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缩小。
  • 周念利, 陈寰琦
    2020, 43(10): 28-51.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美国积极推进RTAs框架下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演进升级及扩展适用,这标志着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改变。本文基于2010-2018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服务贸易数据,考察RTAs框架下代表性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贸易效应。研究表明,贸易双方在签署的RTAs中涵盖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可显著促进双边数字贸易发展;在7项代表性美式数字贸易规则中,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以及源代码保护规则所带来的贸易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对金融、保险及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正向促进效果更显著,对个人娱乐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贸易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或双方互联网发展整体水平越低,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对双边数字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越大。
  • 梁平汉, 邹伟, 胡超
    2020, 43(10): 52-73.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行政负担视角,利用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无纸化申报改革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对企业和税务人员的调查访谈验证了出口退税程序中存在的行政负担成本,并表明改革确实降低了税收行政负担。基于A市B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402家生产型出口企业月度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改革后企业出口额平均提高7.2个百分点。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无纸化申报改革缩短了企业退税款入账时间,从而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出口;改革对非国有企业、高时间敏感度行业以及非消费品产业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本研究指出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应以切实减轻企业行政负担并提升其获得感为目标,优化办事流程,降低时间成本。
  • 丁剑平, 陆晓琴, 胡昊
    2020, 43(10): 74-96.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Melitz模型中引入汇率与中间品要素,结合融资优序理论建立了汇率与企业杠杆率两者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揭示了本币升值通过企业盈利水平影响杠杆率变动的内在机理,并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杠杆率进行经验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显著降低企业杠杆率,尤其是总账面杠杆率、短期账面杠杆率和总市值杠杆率;杠杆率的下降程度与企业的进出口行为相关;并且还受企业异质性因素(所有制结构、技术与生产率水平和融资约束)的影响。此外,从微观机制检验中还发现:盈利效应和调整效应分别是导致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类型杠杆率降幅差异的原因。本文从微观层面证明了汇率在企业融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为供给侧结构性去杠杆提供有益的参考。
  • 陈斌开, 马宁宁, 王丹利
    2020, 43(10): 97-120.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产业兴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核心。本文基于1986-2008年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以历史上的自耕农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考察了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农民收入以及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历史上自耕农比重越低的村庄,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流转率越高。总体而言,土地流转并没有提高平均农业生产率,只有当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时,农业生产效率才能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其原因在于,土地流转让更多人从事了非农就业,提高了外出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同时,土地流转扩大了家庭经营收入和总体收入的不平等。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需要进一步强化稳定经营权,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应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促进非农就业为重要抓手提高农民收入。
  • 刘生龙, 靳天宇
    2020, 43(10): 121-143.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基于广义罗伊模型估计中国农村家庭生育数量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边际处理效应。研究发现,生育数量对农村家庭长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存在根本异质性,随着生育意愿下降,生育数量对受教育水平的负向影响增加。平均处理效应、处理组平均处理效应和非处理组平均处理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生育数量对已经生育二孩家庭的长子女受教育年限影响较小,对潜在生育二孩家庭的长子女受教育年限负向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全面二孩政策进行了政策相关处理效应模拟,发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生育二孩将导致生育意愿较低家庭的长子女受教育水平下降。本文结论对未来中国多元化生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
  • 温兴春, 梅冬州
    2020, 43(10): 144-168.
    摘要 ( ) 全文 ( ) 复现包及其他补充材料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小国开放经济的多部门DSGE模型中引入金融中介的对外开放,分析了金融业开放在风险冲击跨部门、跨境传染中的作用,并讨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在金融开放程度和资本流动顺周期双重加强的情形下,国有部门风险冲击跨部门传递的负面影响被显著放大,从而引发整体经济的大幅衰退。同时,金融业开放还将放大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带来新的风险。此外,跨境融资监管政策能抑制金融开放和资本流动顺周期之间的双重加强效应,降低金融业开放对风险传导的放大作用。因此,在金融业开放势在必行,国有部门风险未得到释放且未有效控制之前,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崔琨, 施建淮
    2020, 43(10): 169-192.
    摘要 ( ) 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非合作框架下建立引入中间品生产和贸易的新凯恩斯两国模型,研究关税冲击下各国的通胀目标规则,讨论加征关税和通胀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在各国福利损失中,相较于最终品,国内中间品通胀扭曲具有更大权重;在外国加征中间品或最终品进口关税条件下,相较于稳定其他通胀指标,本国采取稳定中间品PPI通胀的规则可以有效降低自身经济波动,最小化本国福利损失;外国对不同类型产品加征进口关税,虽然能够提升其相应类型产品的产出和就业,但会导致显著的消费恶化和福利下降。因此从经济层面看,外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是短视的,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在关税冲击下本国应更加关注国内中间品通胀的稳定,对等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只能部分缓解本国经济波动,平等协商才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